【 2025/08/19-22】馬祖漫活( 南北竿、東莒、大坵)  四日遊

Flight

參考航班

Features of itinerary

行程特色

宗教巡禮・媽祖天后宮 & 世界最高媽祖神像

走訪信仰重鎮馬港天后宮,朝拜千年石棺,仰望 28.8 公尺高媽祖巨神像,感受滿滿祝福力量。

大坵島・台版奈良梅花鹿

坐船登陸僅距北竿 200 公尺的大坵無人島,與野生梅花鹿浪漫邂逅,山海之間尋鹿趣味滿分!

東莒秘境 x 古老燈塔

探訪台灣第一座花崗岩燈塔—東犬燈塔,漫步東洋山步道俯瞰 360 度海景,神秘小海灣奇岩怪石,充滿想像空間。

軍事秘境・北海坑道 x 鐵堡

進入昔日軍事重地北海坑道,井字水道貫穿山腹,親歷戰地歲月,外拍迷彩鐵堡,感受那股堅毅氛圍。

閩東建築之美・津沙聚落 x 坂里百年大宅

走進時光長廊,欣賞馬祖最具代表性的閩東石頭厝,巷弄穿梭間,滿是古意與故事。

馬祖酒廠・八八坑道陳年老酒

走進八八坑道品酒香,探訪馬祖老酒的發酵秘密,記得帶一瓶回家慢慢品味。

高雄(簡易早餐) – 搭高鐵【車次 204~左營 06:55 南港 08:45】 轉車至松山機場搭乘【華信航空AE-7901】 10:30 松山-11:30 南竿

南竿午餐後暫定搭船南竿 16:00-16:15 北竿
(芹壁廣播站、芹壁聚落巡禮及浪漫下午茶)、入住民宿【芹壁沙灘漫步退潮時】

◆ 芹壁廣播站:當年設於北竿的芹山播音站擁有東南亞功率最大播音設備,每天放送鄧麗君歌曲與心戰喊話,起始句一貫是:「親愛的大陸同胞們….」,如今以幽默的手法,將國共心戰喊話情境轉變成浪漫告白景點、馬祖 IG 打卡熱點。

◆ 芹壁下午茶:想要看地中海美景,不用千里迢迢飛到國外去,來馬祖北竿就可以看到媲美歐洲石頭山城的浪漫風情!芹壁是馬祖列島中保存馬祖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倚著山壁建造的芹壁聚落,背山面海,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層層相疊、錯落有致。

主要分成北面山、南面山、中路等區,清末時期為福建長樂鶴上陳氏家族開發,屋舍多為當地花崗石建築,其間工法最細緻的一棟民宅,為戰爭時期「和平救國軍」北竿部隊主任陳忠平所築建的「海盜屋」,除了門面立牆採用高級的青白石,也是芹壁村唯一一棟屋頂刻有石獅的房屋,再加上地勢居高臨下,十分氣派;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每轉個彎都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不妨挑間咖啡廳,凝望海洋與島嶼,伴隨陣陣浪濤聲,享受眼前的愜意及欣賞美麗夕陽。

◆ 芹壁聚落:有人形容此處有如愛琴海般的風光,一座座石頭屋屹立在臨海陡峭山坡上,風景絕佳,號稱全國國寶級石頭屋保留最完整的閩東建築區,近眺烏龜島。芹壁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原本因人口外移出現的空屋群,在政府的修繕下,再次改建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芹壁呈現出多樣化風貌,房屋上突兀的裝飾標語,更讓兩岸三地的大眾遊客們,不由得會心一笑。芹壁不僅有「鐵甲將軍」的傳說,還有海盜屋的故事,都值得旅人去細細尋找。

  • 早:X
  • 午:馬祖風味餐
  • 晚:馬祖風味餐
  • 宿:北竿/芹壁民宿+芹壁簡易下午茶

大坵梅花鹿生態島: 大坵島有「台版奈良」之稱,相比奈良的古色古香,大坵島多了一份山海的壯闊。而在山海間尋找著梅花鹿的身影,相比都市化的奈良更多了一分野性。相比幾年前的大坵島,梅花鹿的數量少了許多

橋仔漁村展示館橋仔漁村展示館位於北竿鄉橋仔村.昔日橋仔村是北竿鄉人口最多的村落,居民以從事漁撈及海路貿易為主,後因大陸淪陷產業轉型導致人口外流,漁村逐漸沒落.為了繁榮漁村,運用政府推動富麗漁村之經費,整建橋仔村,進行公共景觀之改善。橋仔漁村展示館沿革:清朝同治年間是一間鹽倉,後為彈藥裝填場所,民國四十年修建為學校,之後又改為老酒廠至八十年棄置荒廢,近年才改建為傳統漁具漁網展示館。

壁山觀景台壁山雖是馬祖「第一高峰」,但標高僅 298 公尺,喜歡登山健行者,可利用上村接芹壁的兩條步道,或由塘岐村沿登山道路而上,都是相當適合登山初學者的路線。壁山山腰處有觀景台,遊客可憑欄眺望,視野相當開闊,北竿機場、塘岐、后沃盡收眼底,還能一覽北竿周邊的無人島嶼,如大坵、小坵等。

坂里百年大宅坂里百年大宅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在戰地政務時,曾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2009 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轉化為文化觀光用途,馬祖先民就地取材興建古宅,以石頭木材為建材,從建築外觀的石頭看來,規則整齊的花崗岩人字砌工法,與一般的亂石砌堆疊有所不同,「坂里大宅」不難看出當年豪宅門第的風光。建築內部木造構支架不僅有閣樓,正宗天井四合院,封火山牆按例高出屋頂,不但有優美的線條又有防風防火的功效,更顯現古厝的大氣雍容。

東莒燈塔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清朝因鴉片戰爭失利,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沿海通商,為便於辨別福州方位,同治年間又應英人要求興建燈塔,造建於清同治 11 年(西元1872 年),在此歷史背景下,東犬燈塔於焉誕生。東犬燈塔於民國 77 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是台灣第一座使用花崗岩建造的燈塔,燈塔的高度約 19.5 公尺,光源經過蚌型水晶透鏡折射後,光程可遠達 16.7 浬(約 31 公里)。

神秘小海灣奇特造型的海蝕柱與海蝕溝民間傳說添加呂洞賓與何仙姑得道成仙的故事,其周邊石柱很像玉帝的玉璽、有些則像鯊魚、犀牛等各種動物。強風長浪千萬年不斷侵蝕讓這個地勢險峻的澳口形成各種千奇百怪不同的海岸風貌,擁有無限想像力的東莒居民就把這裡取名為神秘小海灣。

神東洋山步道近幾年才闢建開放的東洋山步道位於馬祖東莒島南端,這條環山步道能一 路從莒光遊客中心走到位於神秘小海灣上方的 360 度觀景台,沿途放眼望去滿滿都是草原、峭壁、山巒的最壯麗風光。

福正沙灘、聚落福正沙灘是馬祖少見的砂岸地質景觀,細軟潔白的砂粒,正是人們體驗踏浪採蛤的最佳所在。福正沙灘同時也是馬祖花蛤的產地,它的潮間帶生態亦相當豐富。沙灘旁就是福正聚落,這裡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60 年代由於漁源枯竭,人口大量外移台灣,福正聚落逐漸沒落,但傳統的閩東建築也因此得以保存下來,近年馬祖大力推動聚落保存,福正聚落所獨具的閒適及人文氛圍,成為東莒極珍貴的文化特色。

  • 早:飯店內享用
  • 午:馬祖風味餐
  • 晚:馬祖風味餐
  • 宿:東莒/鋒之谷等民宿

◆ 大埔石刻:石刻的年代為明朝萬曆遺跡,刻文上記載萬曆年間,宣州沈有容生擒倭寇69名,不傷一兵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文於此。當地民眾更相傳,大埔石刻本身就是一藏寶圖,如果能破解字裡行間的暗示,就可以找到隱藏在東莒島某處的寶藏,各位遊客前往大埔石刻參觀時,不妨動動腦囉!

◆ 大埔聚落:福州語「浦」為小港灣之意,大浦聚落澳口朝南,曾經是東莒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全盛時有 50 多戶人家、200 多位居民,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大小小漁船,人丁興旺;附近海域早期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可謂天然港灣,加上聚落對面之「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浦」的居住慣例。

◆ 馬祖石頭屋的三大特點 : 1) 房子格局方式像印章一樣,被稱為「一顆印」 2) 屋瓦上會壓石頭以防止瓦片被強風吹走,也因此形成馬祖特殊的景致 3) 以花岡岩作為建材,堆砌的方式有平砌、人字砌等不同工法,通風透氣,故又稱為「會呼吸的房子」

◆ 媽祖境天后宮:馬祖境天后宮位於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信仰者眾,香火鼎盛。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 9 月初 9 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 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 媽祖之劍:馬祖之名,始於清朝末年英國海圖,後於民國初年載入日本海圖,民國38年國軍進駐,44 年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列島正式以「馬祖」為名。馬祖劍碑,又稱「馬祖之劍」,民國 37 年由馬防部建置完成,後經連江縣政府多次整修,才具今日規模。碑立直立高聳、簡潔有力,充滿戰地陽剛氣息,昔日是防部重要精神堡壘,現今成為醒目的觀光地標。


◆ 媽祖巨神像:甫於 98 年 10 月完工的媽祖巨神像,高度 28.8 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媽祖巨神像的興建,更代表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可見馬祖居民的決心。巨神像周邊,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居民勘查神像周邊地形時,意外發現位於巨神像正下方的門前山坑道,也成為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逸事。

◆ 津沙聚落:津沙聚落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澳口滿布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津沙聚落就是南竿最著名的閩東石厝群聚落,因保有完整的石厝古宅而受到矚目。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遺留下的建築雖然蕭瑟滄桑,卻仍保留古樸美感。

◆ 北海坑道:民國 57 年,為戰略需要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 18 公尺,寬 10 公尺,長 640 公尺,漲潮時水位達 8 公尺,退潮時為 4 公尺,步道全長 700 公尺,走完一圈約需 30 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行程配合潮汐做前後調整)

◆ 印地安人岩:「印地安人頭岩」位於北海坑道口左側海岸邊,順著大漢據點臨海的山勢稜線看去,可以看到海岸邊坡上有一座稜角,石壁受到海水和風力侵蝕後呈現不同的形狀,狀如印地安人的頭。

◆ 鐵堡:鐵堡位於南竿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當時由一班兵力駐守,以水泥掩蓋簍空的礁岩開闢了一處上下兩層的碉堡外觀漆上充滿戰地風情的迷彩,步道一路下切到碉堡入口,一側則是衛兵哨,堅守鐵堡的出入安全,另一側艷紅的「鐵堡」兩字,象徵著鐵血剽悍的剛強氣魄,堅守著馬祖沿海。

  • 早:飯店內用
  • 午:馬祖風味餐
  • 晚:馬祖風味餐
  • 宿:南竿/沐光等民宿

◆ 馬祖酒廠:馬祖酒廠南竿廠前身設址於復興村的「中興酒廠」,成立於 1956 年,循古法釀酒,早年以生產老酒、高粱酒及藥酒為主。1970 年擴建廠房於現址,更名為馬祖酒 廠,始初具規模,產量逐年遞增。南竿廠以生產大麴、高梁、藥酒和陳年老酒最受歡迎, 如今本公司推出的「元尊」高粱酒、陳年高粱系列產品,更是聲名遠播。 南竿廠窖藏於八八坑道中的馬祖老酒,由於存放時間超過 20 年,香醇柔順,口感特佳 。

◆ 八八坑道:八八坑道,就位於酒廠斜前方不遠處,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 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全長200 公尺,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 的南竿軍用機場;施工期歷時約 10 年,於民國 63 年完工,當時司令官夏超為慶祝蔣 公 88 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後來,坑道一度成為中華電信的機房,至民國 81年冬,軍方才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馬祖酒廠接收後,改為儲酒用,不僅是馬酒的一 大特色,「八八坑道」相關商品的上市,更一舉打響它的名氣。

  • 早:享用早餐
  • 午:馬祖簡便點心
  • 晚:X
  • 宿:溫暖的家
 
馬祖地區,單人房需補房差
 
馬祖地區因大車數量有限,如人數不滿 20 人將改由中巴或九人座車接待客人,敬請見諒(最大車型 20人座)
*行程會因潮汐、天候、交通及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影響行程進行時,
本公司保有對飯店、景點、餐食順序上變動調整之權利。

***堅持只作好的品質旅遊規劃,給各位皆有美好旅遊感受﹗住馬祖優質特色民宿***
 

團費

$28,500
(65 歲以上再-2000) $26500

出發日期:08/19    (去程搭高鐵至台北搭機,回程直飛高雄 ) 包到府接送高鐵站

500 萬責任險及 20 萬醫療險;含當地導遊服務費

※費用包含:
高雄到台北高鐵;台北-馬祖-高雄機票;大坵、南北竿等往來交通船資及午晚餐;
環島車資;飯店:
一宿北竿芹壁一宿東莒一宿南竿(二人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