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程已結束,請點下方照片欣賞美好遊記
行程特色
- 『宗教巡禮』參訪擁有媽祖娘娘千年石棺之馬港天后宮、全世界最高之馬祖巨神像與發現神明比百姓多的橋仔漁村。
- 『坑道探索』最為壯觀鬼斧神工之南竿北海坑道、退役以儲酒聞名之八八坑道。
- 『戰情探祕』大漢據點、北海坑道、240雷霆巨砲。
- 『閩東風情』媲美希臘愛琴海漁村風情之芹壁舊聚落、走訪津沙聚落懷古之情。
- 『北海坑道藍眼淚』夜間坑道搖櫓賞藍眼淚,美麗的邂逅。
第一天
高雄高鐵站(206車次預定07:15 09:05)→南港高鐵站轉捷運至松山機場(10:00前到)→再搭11:00松山(B7-8775)→
11:55南竿→南竿午餐→北竿→北竿(芹壁閩東聚落巡禮、芹壁廣播站、芹壁浪漫下午茶)
▲ 早餐:XXX / 午餐:馬祖風味餐/ 晚餐:馬祖風味餐
▲ 住宿:北竿/芹壁地中海民宿+芹壁下午茶
◆芹壁聚落
有人形容此處有如愛琴海般的風光,一座座石頭屋屹立在臨海陡峭山坡上,風景絕佳,號稱全國國寶級石頭屋保留最完整的閩東建築區,近眺烏龜島。芹壁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原本因人口外移出現的空屋群,在政府的修繕下,再次改建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芹壁呈現出多樣化風貌,房屋上突兀的裝飾標語,更讓兩岸三地的大眾遊客們,不由得會心一笑。芹壁不僅有「鐵甲將軍」的傳說,還有海盜屋的故事,都值得旅人去細細尋找。
第二天
北竿(壁山觀景台、坂里百年大宅)→13:30-13:45南竿轉搭14:30→15:20東莒
(東莒燈塔、神祕小海灣、福正聚落、福正沙灘)
▲ 早餐:民宿內用早餐 / 午餐:馬祖風味餐/ 晚餐:馬祖風味餐
▲ 住宿:東莒/大埔及峰之谷民宿
◆坂里百年大宅
坂里百年大宅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在戰地政務時,曾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200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轉化為文化觀光用途,馬祖先民就地取材興建古宅,以石頭木材為建材,從建築外觀的石頭看來,規則整齊的花崗岩人字砌工法,與一般的亂石砌堆疊有所不同,「坂里大宅」不難看出當年豪宅門第的風光。建築內部木造構支架不僅有閣樓,正宗天井四合院,封火山牆按例高出屋頂,不但有優美的線條又有防風防火的功效,更顯現古厝的大氣雍容。
◆東莒燈塔
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清朝因鴉片戰爭失利,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沿海通商,為便於辨別福州方位,同治年間又應英人要求興建燈塔,造建於清同治11年(西元1872年),在此歷史背景下,東犬燈塔於焉誕生。東犬燈塔於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是台灣第一座使用花崗岩建造的燈塔,燈塔的高度約19.5公尺,光源經過蚌型水晶透鏡折射後,光程可遠達16.7浬(約31公里)。
◆福正沙灘、聚落
福正沙灘是馬祖少見的砂岸地質景觀,細軟潔白的砂粒,正是人們體驗踏浪採蛤的最佳所在。福正沙灘同時也是馬祖花蛤的產地,它的潮間帶生態亦相當豐富。沙灘旁就是福正聚落,這裡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60年代由於漁源枯竭,人口大量外移台灣,福正聚落逐漸沒落,但傳統的閩東建築也因此得以保存下來,近年馬祖大力推動聚落保存,福正聚落所獨具的閒適及人文氛圍,成為東莒極珍貴的文化特色。
第三天
東莒(大埔石刻、大埔聚落)→12:10-13:00南竿
(雲台山、媽祖境天后宮、媽祖之劍、媽祖巨神像、馬祖酒廠、八八坑道、240雷霆巨砲)
▲ 早餐:民宿內用早餐 / 午餐:馬祖風味餐/ 晚餐:馬祖風味餐
▲ 住宿:南竿/馬祖天后會館
◆大埔石刻
石刻的年代為明朝萬曆遺跡,刻文上記載萬曆年間,宣州沈有容生擒倭寇69名,不傷一兵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文於此。當地民眾更相傳,大埔石刻本身就是一藏寶圖,如果能破解字裡行間的暗示,就可以找到隱藏在東莒島某處的寶藏,各位遊客前往大埔石刻參觀時,不妨動動腦囉!
◆大埔聚落
福州語「浦」為小港灣之意,大浦聚落澳口朝南,曾經是東莒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全盛時有50多戶人家、200多位居民,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大小小漁船,人丁興旺;附近海域早期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可謂天然港灣,加上聚落對面之「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浦」的居住慣例。
馬祖石頭屋的三大特點 :
1) 房子格局方式像印章一樣,被稱為「一顆印」
2) 屋瓦上會壓石頭以防止瓦片被強風吹走,也因此形成馬祖特殊的景致
3) 以花岡岩作為建材,堆砌的方式有平砌、人字砌等不同工法,通風透氣,故又稱為「會呼吸的房子」
◆媽祖境天后宮
馬祖境天后宮位於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信仰者眾,香火鼎盛。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媽祖之劍
馬祖之名,始於清朝末年英國海圖,後於民國初年載入日本海圖,民國38年國軍進駐,44年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列島正式以「馬祖」為名。馬祖劍碑,又稱「馬祖之劍」,民國37年由馬防部建置完成,後經連江縣政府多次整修,才具今日規模。碑立直立高聳、簡潔有力,充滿戰地陽剛氣息,昔日是防部重要精神堡壘,現今成為醒目的觀光地標。
◆媽祖巨神像
甫於98年10月完工的媽祖巨神像,高度28.8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媽祖巨神像的興建,更代表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可見馬祖居民的決心。巨神像周邊,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居民勘查神像周邊地形時,意外發現位於巨神像正下方的門前山坑道,也成為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逸事。
◆馬祖酒廠
馬祖酒廠南竿廠前身設址於復興村的「中興酒廠」,成立於1956年,循古法釀酒,早年以生產老酒、高粱酒及藥酒為主,隸屬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1970年擴建廠房於現址,更名為馬祖酒廠,始初具規模,產量逐年遞增。南竿廠以生產大麴、高梁、藥酒和陳年老酒最受歡迎,如今本公司推出的「元尊」高粱酒、陳年高粱系列產品,更是聲名遠播。
南竿廠窖藏於八八坑道中的馬祖老酒,由於存放時間超過20年,香醇柔順,口感特佳,2008年5月20日,被馬英九總統指定為總統副總統就職國宴酒,經國內各大媒體大幅報導,馬祖陳年老酒頓時聲名大噪,銷量大增。
◆八八坑道
八八坑道,就位於酒廠斜前方不遠處,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全長200公尺,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施工期歷時約10年,於民國63年完工,當時司令官夏超為慶祝蔣公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後來,坑道一度成為中華電信的機房,至民國81年冬,軍方才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馬祖酒廠接收後,改為儲酒用,不僅是馬酒的一大特色,「八八坑道」相關商品的上市,更一舉打響它的名氣。
◆240雷霆巨砲
梅石連位於地勢險要之地,其天然獨特的地形是最好的防禦障壘,可拒敵於海上、滅敵於數里之遙。砲兵部隊駐守梅石陣地,可上溯至1959年6月10日成立砲兵643營第一連,時值八二三砲戰翌年,情勢艱難,隨著歷史推移,梅石駐砲部隊至今多次更迭番號,雖履歷更動,但將士們仍同心戮力悍守北疆;砲兵部隊的重砲射擊帶有「雷聲一震撼山岳,霆霽風雲威四海」之勢,令來犯之敵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為了向砲兵忠誠精魂致意,奉指揮官張慶翔中將指示,特於梅石設館陳展,以激勵士兵進克盡職責、毋忘使命。
第四天
南竿09:20大坵島梅花鹿生態之旅→12:10南竿
(北海坑道、印地安人岩、鐵堡、津沙聚落) &北海坑道夜間藍眼淚
▲ 早餐:會館享用早餐/午餐:馬祖風味餐/晚餐:馬祖風味餐
▲ 住宿:南竿/馬祖天后會館
◆北海坑道
民國57年,為戰略需要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行程配合潮汐做前後調整)
◆鐵堡
鐵堡位於南竿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當時由一班兵力駐守,以水泥掩蓋簍空的礁岩開闢了一處上下兩層的碉堡外觀漆上充滿戰地風情的迷彩,步道一路下切到碉堡入口,一側則是衛兵哨,堅守鐵堡的出入安全,另一側艷紅的「鐵堡」兩字,象徵著鐵血剽悍的剛強氣魄,堅守著馬祖沿海。
◆津沙聚落
津沙聚落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澳口滿布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津沙聚落就是南竿最著名的閩東石厝群聚落,因保有完整的石厝古宅而受到矚目。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遺留下的建築雖然蕭瑟滄桑,卻仍保留古樸美感。
第五天
享用早餐、南竿機場搭兩個航班(B7-8756)10:35-11:25到松山及(B7-8758)12:05-12:55到松山機場
轉捷運至南港高鐵站(141車次預定15:20 17:05)→高雄高鐵站
▲ 早餐:會館享用早餐/午餐:配合搭機簡餐/晚餐:XXX
▲ 住宿:溫暖的家
※※班機時刻為暫定航班,等確定後再配合調整※※
*行程會因潮汐,天候,交通及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影響行程進行時,本公司保有對飯店,景點,餐食順序上變動調整之權利。